串列通訊原理
-
串列通訊是指將構成資料的每一個二進制位元,依據一定的順序及協定逐位進行傳送的通訊方法。最簡單的串列傳輸只需兩條傳輸線,使用時的方式每次傳輸一個位元的資料,所以具有傳輸線少的優點,並且容易防止雜訊干擾,適合較遠距離的資料傳輸。然而,由於資料傳輸一次僅送一個位元,因此傳輸資料的速度慢是其缺點。
-
串列傳輸的結構由於太簡略,所以必須藉由傳輸協定來解決。不同的傳輸協定將決定通訊方式、通訊的距離、傳輸速率及資料結構等;同時決定了電氣特性及貫用連接器樣式。
-
在串列通訊中,有兩種基本的通訊方式:非同步通訊及同步通訊。
-
傳輸速率,通常以鮑率(Buat Rate),即每秒傳輸的位元數來衡量,一般常使用的鮑率有75, 150, 300, 600, 1200, 2400, 4800, 9600, 115200波特(Bps); 現在更延伸至 230400, 460800, 921600 波特(Bps)。當兩種裝置使用同一鮑率才能確保資料傳輸正確無誤。
-
非同步通訊(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 Transmitter,簡稱UART)
等待接收資料 等待接收資料
|
|
起始位元 |
bit 0 |
bit 1 |
bit 2 |
bit 3 |
bit 4 |
bit 5 |
bit 6 |
bit 7 |
奇偶位 |
停止位元 |
|
-
在UART的傳輸結構中,起始位元固定為0,停止位元固定為1,所以接收端的動作是一直不斷的檢查傳輸線的狀態。當傳輸線上的信號一直為1就表示沒有資料傳送;當傳輸線上的信號由1變為0,即表示有資料將傳送,接收端就會開始準備接收8個位元資料,直到傳送完8個位元資料,傳送端最後會送出停止位元,並使傳輸線的信號保持為1,以等待下一次的資料傳輸。經由增加起始位元與停止位元方式,雖然會使串列傳輸效率更降低,但可解決位元資料傳輸的起始與停止之問題。
-
全雙工的UART表示UART可以在同一時間進行串列資料的傳送與接收。
-
同步通訊
-
DTE,DCE
-
關於RS232
-
RS-232-C為電子工業協會(EIA, Electronic Inductry Association) 推荐的標準,是一種常用的串列數據傳輸的總線標準。RS是英文推荐標準的縮寫,232為標識號,C表示修改次數。
-
通訊方式可為同步或非同步通訊,通訊距離不大於15米,傳輸速率 從50~921600,傳輸速率最大為20Kbps。
-
資料結構為N,8,1
-
RS-232-C採用負邏輯,即邏輯"1":-5V~-15V, 邏輯"0":+5V~+15V,
-
為點對點傳輸通信標準。
|